孩子爱撒谎是病节能
孩子爱“撒谎”,是病?
前几天,我带儿子去早教,上完课后,我让他自己在游戏区玩耍,而我则去生活区给他热牛奶。
刚热到一半,游戏区那边传来一个母亲尖利而高亢的声音:
你这孩子怎么回事?怎么打人呢!我回头一看,这个母亲抱着她的女儿正站在儿子旁边,我赶紧过去。
当她知道我是儿子的妈妈后,便直接对我开了炮:你孩子打了人你知不知道!一巴掌打在我女儿脸上!你怎么教的孩子?!
我对她说了句请稍等,我问问情况,然后蹲下身向儿子问话。
这个妈妈见我没有马上扯着孩子来道歉,内心更加愤怒,直接叫骂起来:孩子不道歉,难道你大人也不懂得道歉?!真没素质!
我站起身,直视着她,语气冷静地说:我不是不愿道歉,而是想先问问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请您稍等一下好吗?可那个妈妈并不接话,而是气得扭头就走,一边走一边嘴里骂个不休。
我没管她,再次蹲下身子搂着儿子问他:你有打妹妹吗?
儿子迟疑了一下,闭上眼睛,带着一种意味深长的表情摇了摇头--这和他平时无辜时睁大眼睛看着我,迅速而坚决地摇头大为不同。
我知道了,他估计是真打了人。
我再次开口:儿子,你实话告诉妈妈,你到底有没有打妹妹?
他还是以之前的那副表情摇着头。
我说:儿子,我们做错了事情不要紧,只要勇于承担就行了。你有没有打妹妹?如果你有打,妈妈陪着你去道歉,我们一起改正错误。
他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摇头。
这时,那个妈妈已经回转,站在我们左近一边看着女儿玩,一边虎视眈眈,旁边很多家长也不时瞄过来,关注着事情的发展。我的内心有一点焦躁,语气中带上了一点情绪:儿子,骗人是不对的。如果你真的打了妹妹,你不要骗妈妈,妈妈不会对你怎么样,我们一起去道歉就好。
儿子脸上也显出焦虑和恐惧,但他还是摇头!
这时,脑中灵光一闪,我忽然想到了一种可能性。我问儿子:刚刚你是有和妹妹抢玩具吗?
他点了点头。
我再次追问:那你是不是在抢玩具的时候碰到了妹妹?
他毫不迟疑地再次点了头!
原来如此!
虽然儿子还不到三岁半,但他的内心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概念-从他的角度理解的概念,比如,他心里很明确地知道,打妹妹和在抢玩具时不小心碰到妹妹,这完全是两码事。
所以,当我问他你是不是打了妹妹时,他虽然犹豫,但还是摇了头。
这摇头不是撒谎,而恰是他最诚实的表达:我没有故意打妹妹,我不会因为害怕或者想要取悦你,就去承认我没有做过的事。
每个词语都有两重属性:客观与主观。虽然在《新华词典》上,打人、爱、尊重,都有客观的词条解释,但在每个人心中,都会对此有一个主观的解释,而这解释往往与旁人有着区别,有的甚至天差地别。
然而,我们对某件事的反应,主要取决于主观上对于这件事的看法。
如果我们不了解人与人是有很大差异的,我的理解未必与他人相同这一事实,就很容易将自己的想法加诸于他人身上,这就是所谓的由己推人。
这时,我们就生活在了自己的世界里,与建议通过开放适配进行替换;如果只能部分对应我们想法矛盾的人与事,就很容易被贴上负面的标签,比如,撒谎,比如,没素质。
在弄清了儿子的想法后,我对他说:儿子,你抢玩具时碰到了妹妹,妹妹很痛,她的妈妈也很伤心着急,我们去和妹妹还有阿姨道个歉好吗?妈妈和你一起去。
他很干脆地同意了,于是我带着他去到妹妹面前,他主动说了对不起。我又带着他到了那个妈妈面前,他也心甘情愿地道了歉,没有任何阻抗。
可那个妈妈余怒未消,很冲地说:不用和我道歉,去向我女儿道歉!
我语调稳定、不卑不亢地说:我们已经向你女儿道过歉了。之前我不是不道歉,而是想先问清楚情况,和孩子沟通好。希望您理解,谢谢!她脸上犹带不忿,但只是嘴唇动了动,到底没再说什么。
这位妈妈从两个孩子发生碰撞起,就完全处于自己的世界中。她激烈而愤怒的反应表明,她内心对这件事的定义是:这个三岁男孩在恶意地欺负我的女儿。我必须激烈地反抗,才能保护我的孩子,维护我的尊严。
当一个人完全处于自己的世界中,就很难看到事实的真相:她的女儿从始至终没有任何负面反应。
当她的妈妈暴怒时,她在一旁自顾自地开心玩耍,甚至当儿子过去道歉时,她都一副不明就里的模样。
如果孩子真的受到了攻击和伤害,她一定会有所反应。小妹妹的反应恰恰表明了儿子并没有故意伤害她。
当一个人在把自己对于事件的理解以自身的反应强加给他人时,我们不可能强行改变他的想法,争吵就是最无用的一种做法。
如果我被那个妈妈的言语激怒,针对她的没素质等评语争吵,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更会加深她对自己判断的信任:眼前这个女人果然一点素质都没有!她不仅不道歉,还来和我吵架,难怪她会教出这样无理取闹的孩子!
我只需要解决自己关心的问题,不用对这位妈妈的情绪负责。我只需要展现自己所体验到的事实,不需要强迫她接受。如果她能够感受到事实,走出自己的世界,那么大家相安无事。
如果她仍然不依不挠,回应以更过分的举动,那这就是另一码事了,和之前两个孩子的纠纷无关我不会允许一个人因为自己的偏见来伤害我的孩子。
所幸,一场纷争消弭于无形。
人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以主观的方式来解读、应对生活,这是我体会到的最朴素而又深刻的事实。
所以,真正的沟通、理解,需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走出自己的世界,进入他人的视角。
也许,下次当我们情绪激烈地给某人、某事下定义时,可以尝试问问自己:
这是真的吗?
昭通哪里治疗白癜风肿瘤妇科
朝阳白癜风医院在哪
- 上一页:哪些食物要去皮?去皮吃的果蔬有哪些?[图]节能
- 下一页:便秘能吃面条吗节能
-
王诗龄晒自拍照,却碰巧曝光豪华客厅,单一个永生花熊就近9万!
王诗龄晒自拍照,却意外引起争议华丽浴室,单一个新生命白花狼就近9万!...
2024-12-10
-
唐卡画师夺吉被曝生活混乱?哄骗14岁陌生人恋爱,至少脚踏5条船
唐代雕刻家吉,是来自西藏的网路都曾雕刻家,他容貌原始帅气,在短时间内...
2024-10-12
-
想申请TOP商学院毕业生必不可少的,你还不知道?
原【孜循】现今更名为【国际英语教育智库】 改变的是名称,不变的是产品...
2024-02-22
-
中远海控(601919.SH)发预盈 广深铁路保持高位 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约647.16亿元 同比增约
中远海控(601919.SH)披露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增通告,该该公司预定月底实现归属...
2024-02-14
-
巴黎男装周——Y/Project服装品牌时装秀
新华网截图,外代,2022年6年末23日 6年末22日,模特在法国巴黎男装周上展示...
2024-02-05
-
初三学生雨中迎来首个复学日 浦东交警全体成员上岗保障通行
东方网通讯员路炜、记者薛宁薇6年末13日报道: 6年末13日,八年末很多学生...
202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