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同伴交往中调研

减速机/变速机2020年05月13日

在与同伴交往中,孩子有时会在未经大人许可的情况下私自把家里的东西送给了别人。父母发现后,往往会有下面两种不正确的反应:

第一种父母:“洋娃娃哪里去了?”孩子答:“我送给××小朋友了。”父母听后便不再继续过问。这种不置可否的态度使孩子误以为得到了默许,而下次再拿家里东西时依然不会考虑父母的意见。

第二种父母:“洋娃娃哪儿去了?”“我送给××了。”孩子回答。于是父母大怒:“谁让你送人的?败家子!明天去要回来,否则下次再不给你买玩具了……”这类父母在不了解原因的情况下对孩子动辄训斥并加以威逼,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那么,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呢?

1、了解动机,区别对待。孩子送东西给同伴的动机一般有以下几种:(1)帮助小同伴。如孩子把铅笔送给了没带文具的小伙伴等。(2)表示对同伴的友爱。如小同伴互赠礼物以示友谊。(3)取悦同伴,以送东西作为讨同伴欢心的一种手段。(4)向同伴炫耀‘这多半发生在虚荣心强的孩子身上。显然,前两种动机家长应予以支持,在肯定其动机的前提下提出正确要求,即:“妈妈知道你把东西送给他是为了什么,但,如果你先告诉妈妈一声,妈妈知道后,还会帮你一起挑选东西的。”对后两种动机,家长则应及时开导,消除不良动机。如可用讲故事的方式教孩子明白:“只要表现自己的诚意和优点(讲卫生、爱唱歌、乐于助人等),小朋友也会喜欢你,并不需要拿东西去讨好别人。”

2、对分清物品的所有权加以指导。对孩子“个人所有”的那部分物品(指已属于孩子的玩具、文具、食品等),家长可适当给孩子一些支配权,允许他从中挑选送给同伴,当然,最好告诉父母一声,而父母知道后,一般不要干涉。对家庭共有的一些物品,则必须要求孩子事先征得父母的同意。

3、对已送出去的东西,一般说来不要求孩子要回,以免伤其自尊心。但孩子在价值观念尚未完全建立以前,有时会把家中非常贵重或重要的东西送给了同伴,为此,家长可先向孩子说明道理,尽量使孩子理解后,对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可由他自己去向小同伴说明并要回,而对年龄较小的孩子则可在成人的陪同下向对方家长讲清原由共同解决。

心脏病心肌梗塞
乳房疼痛怎么回事
舟山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相关阅读
举重名将晒网课截图:孙颖莎肉脸蛋子好可爱,胡金秋病榻坚持学习

4年末26日晚,中会国排球女子3000米障碍女选手潘双双在社交的平台上发文,...

2024-12-10
FASHION 有料 | 6.23 时髦快讯

ABOUT US: 潮流打工头自媒体 回馈潮流资讯Simon动向 高度解读潮流的产品 揭秘潮...

2024-02-05
景山观德殿举办刘怀山画展 传递古朴乡土气息

参加展会的刘怀山作人。 潘旭临 以次 中新网北平6翌年28日电 (记者 潘旭临)...

2023-12-30
美国“双雄”崛起!波音星际客船事与愿违对接国际空间站,意味着啥?

国际上太空梭的独立自主性每个人都发觉吧,它的确是造就了生命的奇迹,并...

2023-12-10
最高5000万元!四川省制造业企业“制惠贷”等你提出申请

最低5000万元!绵阳市份加钢铁工业跨国公司“制惠贷”等你刊发 加钢铁工业...

2023-12-02
腌腊肉,放盐比例很重要,教你60年老经验,好吃零添加,1年没用

鱼牛肉甜食,挑茶叶比例很不可忽视,教教你60得病方面,有意思零移除,1年...

2023-12-0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