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有梦
一夜无眠,总是混混沌沌模模糊糊,宝玉,黛玉,宝钗,探春,王熙凤等人在我脑海里翻滚不停,一会儿痛惜黛玉的逝去,一会儿惋惜宝钗的孤苦,一会儿感叹探春的才干,一会儿又愤恨王熙凤的毒辣……想来,可能这就是名著的力量,文字的魅力,总能让你在故事里思考,慢慢明理;在人物中找到自己,沉醉其中!如此这样,也算是没有辜负一本好书了。
尽管只是粗略的读完,淡淡徐徐两月之久,合上书卷时,还是有很多不舍,觉得自己读的时候不够用心,也没有真正去领略书中的精髓,只知道了一些皮毛,甚至有再读一遍的冲动,唉,不免惋惜我的贪玩,我的不够坚持,许久以来,荒于嬉,忙于玩,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冷落了曾经的喜好,丢掉了年少时的梦。此刻,颤抖的手似乎连笔都不会握了,更不消说写字读书。
幸好休假在家,幸好这本书还在,尽管落满了灰尘,封皮也脱落,但发黄的线装本依然是我的最爱。这是四哥给我买的,那个时候他在外面混得风生水起,开着一部小车带我去市里买东西,车上他问我想要什么,我说就几本书吧!哥哥当时很吃惊,一个女孩子家,不要衣服,不要零食,仅仅只要几本便宜的书,也太容易满足了。于是哥哥毫不犹豫的一次给我买了十本,给了我最初的欢喜。只是我,买的时候,那么热情,后来却冷落了,曾经读了,也没读完,就那样高搁在书架之上,几次搬家,搬来搬去,如今才勉强地搬进我心里,可四哥已经离去,他再也看不到妹妹如此读书了,我再也不能和他分享书中的故事了,不免又悲从中来!
还是言归正传,说说感受吧!
《红楼梦》一部很陈沉长的故事,似梦似幻,若说是真的,却又虚幻的让人难以相信,若说是假,可各色的人和事又真实的似乎就在你眼前,不过真和假又有什么关系呢?‘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管它真假,我只愿醉在故事里。
初读之时,就被故事的大背景和诗词佳作所吸引:“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贫者日为一世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很多很多这种佳词妙句,让人喜之不尽;作者洞察世事的能力,定性人物的个性,让我大为感叹。想来,在那个相对封闭的年代,他的笔触下能流泻出如此唯美凄楚的爱情故事,无可厚非作者是有情有义之人;在那个没有现代文化传播途径的时代,作者能够把食物,药材,天地人物万象,道家文化,儒家思想融入到一个大锅中,烹出如此绝美的文化大餐,无疑作者是个神圣之人;更不消说对官场现实,政治人物心理的细致入微的刻画,真正让现代人大开眼界。那个时代物质匮乏,没有电脑,纸质也很差,要一遍遍的写下来,一遍遍的又去修改,唉,我真正是醉倒了,醉倒在这本书里,醉倒在作者的世界里!我以为不仅仅是用“伟大”去形容,她应该是中华之瑰宝,世界之奇迹,我也终于明白了在如水般的小说诗歌中,《红楼梦》能成为中国的名著,甚至是世界的。可想她不仅仅是有绝美的诗词佳句,大的题材立意,更多的是作品本身对一个人的影响,对一代人的影响,如我在读到《好了歌》这一段的时候,我真正不懂什么儒家思想,只觉许久以来很多想不通的问题豁然开朗,就像整个人呆在黑暗的屋子很久很久,忽然从窗缝里射进一米阳光,刹那间照亮了整个长久昏暗的心灵,让人豁然开朗,明了!
于是,我要求自己细细读,慢慢品,把搁置已久的笔记本翻出来,不用电脑,用手把那些佳词妙句摘抄下来,用心把当时的感悟写下来,因此,阳光下,书桌边,有我写字的身影;卧室里,台灯下,有我读书的开心。静静地走进这个封建大家族里,细观各色人物故事,看她们绽放,悲她们夭折,哭她们枯萎,此刻,就让我用笨拙的笔触把他们一一道来吧!
最怜娇弱芙蓉花
芙蓉花,高洁,清美,邻水而生最好!
邻水者,多愁,善感,柔弱,但清高,清高之花与众不同。据说有一种芙蓉花,一天能开出三种颜色,早晨是洁白的,中午是淡粉色,傍晚要凋谢的时候,又转为深粉红色,带给人们无限美好。可往往美的东西都太短暂,这种花的生命周期只有一天,早上开,晚上就谢了,唉,美的令人心醉又怎样?终是短暂。
我以为黛玉如此花,美若天仙,才华横溢。可她太容易伤感,本来好好的赏花,见花落了,就掉泪;她太隐忍,什么都装在心里,捉摸不透,就连爱她的宝玉很多时候也无法揣测她的心里;她心境太孤傲,因此她的个性太强,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她太敏感又太哀伤,注定是一个悲剧人物,终究昙花一现,逝去在最美的年华里!
初始“芙蓉花”,我是不太喜欢的!哀怨凄楚,说话带刺,心性太硬,心思太多。可慢慢地跟着这个故事发展,随着她和宝玉之间爱情进行,我慢慢的明白了,其实她不是生来就这样的,她也曾是富家 ,曾是一个快乐的小天使,只因母亲亡故,父亲无力亲养,才寄居在这样的一个大家庭里,再加之父亲不久又离世,更让她心里自卑,难受,她没有把这种自卑表现成一种卑微,而是变成了一种傲气,变成一朵带刺的芙蓉花,不让自己受伤,更不让别人靠近。然她的内心是火热的,希望得到爱情,友情,亲情,比如,她和宝钗,开始总有些敌意,甚至是奚落宝钗来保护自己,直到后来她明白,宝姐姐还是很好的,于是她把宝钗当做了自己的姐姐,把薛姨妈认做了母亲,其实,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心性看似坚硬的黛玉,心却是柔弱的,需要爱的!
什么样的花都会败,更何况是开在别人院子里的芙蓉花?一个爱受伤,怕受伤的女孩,一个追求高洁爱情的女孩,终究是会痛苦的。当大家都在为宝玉筹备婚事,而她却在病榻上煎熬的时候,看的我泪流了。是啊,很多的情感本不该属于我们的,怎么可以去强求?“想当初见面的时候,我总觉得我们好像在哪儿见过,如此说来,我们是有缘的,只是,有缘无份,当你在步入婚姻殿堂的时候,我却在病榻上吐血离去,宝玉,即便是爱的再深又能样,封建的礼教,情感的定数,终究我们不能和爱的人走在一起,若是不能在一起,那就只能死去,或许,死去才是最好的解脱。”可能黛玉闭上眼的那一刻正如此般的呻吟吧!一边是热热闹闹的婚礼,一边是黛玉最后的弥留呻吟,用这种对比的场景,把一个悲剧的画面推到了极高的泪点,我这个很久不流泪的人,也流泪了,真正让人痛心。
泪,洒落在键盘上,键盘里流泻着谭维维翻唱的莫西子诗的那首《要死就死在你手里》,荡气回肠,凄美哀伤。是的,要死就死在你手里,要死就死在你的感情里,尽管宝玉和其它的女子也有些轻浮的举止,但对黛玉感情是专一的,真实的,用心的,这种感情超过了 ,超过了一般层次的爱情,黛玉临死时说:“宝玉,你好……”或许,她说的你好狠,我好恨。可能她恨得不是宝玉,而是恨这个封建社会,恨这个以各自利益为重的大家族,恨自己的父母死得早,恨这个人情淡薄的世间,好吧,若是不能在一起,那我就死在你的手里,死在你的新婚之夜,死在你的心坎上,永世不再回还,即使在梦里!
关掉音乐,走出门外,月光下,我仿佛看到一个娇弱的女子,正弓着身子,挖了一个小坑,静静的把一束花儿种进泥土里,我仿佛听到泪洒落在花儿上的声音,那滴滴,哒哒,打在落花上,也打在我的心坎上。是啊,世间万物终不能圆满,月满则亏,哪有那么多幸福天长地久,更多的却是落了一地的,那不是泪,却是我一地的相思。
最惜高洁牡丹花
宝钗,是我喜欢的女子。尽管很多人在读《红楼梦》时,只注重了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并且有些痛恨宝钗,甚至说她是第三者,使宝黛之间的爱情不完美,但我却不这样认为,即使没有宝钗,因为黛玉多病的身体,多疑的个性,缜密的心思,贾宝玉的家人也不会让黛玉和他在一起。我想,说此话的读者,或许是太怜黛玉了,而忽略了宝钗这个美丽,善良,宽容的女子!
若说,黛玉是深宅大院的木芙蓉,而宝钗就是那高洁静美的牡丹花,绽放着自己,美丽了别人,端庄秀丽,温文尔雅,是花中之王,更是女子中的姣姣者。只可惜,太完美了,上天总会嫉妒,让原本的完美变成世间的缺憾!
她懂事,哥哥薛蟠出事的时候,她总是安慰妈妈,不要着急,不要伤悲,不要太宠溺,要让哥哥经历一些事情自己去长大。
她知性,尽管黛玉开始一直奚落她,但她一直很友好的对待黛玉,一直把她当妹妹对待,直到最后黛玉也觉得:“你真正是个好女子”。有人读到这里的时候,反说黛玉太单纯,而宝钗太圆滑,太有心机,说实话,不知道是我没有深解作品之意,还是其他,通篇读完,我也没有看出宝钗很圆滑,只是觉得她真正能够体贴人,善解人意!
她善良,宝玉的丫鬟袭人在央求湘云替她做点针线活时,她马上告知袭人,湘云不会做,然后自己主动帮她做;在邢怞烟日子难过,拿衣服去当了换银子的时候,她主动去把她的衣物赎回来,帮助她。袭人只是宝玉的贴身丫鬟,怞烟也只是邢夫人的亲戚,她在万花丛中,能够这样去体贴照顾她们,无不说明宝钗是个善良的人儿!
她聪慧而且可爱,暂且不说她的诗做的有多好,且说她在第四十九回中,香菱满心想做诗,此时来了个史湘云,香菱求湘云教她,湘云又极爱说话,两人没日没夜的谈论起来,于是宝钗笑道:“我实在受不得了,一个香菱没闹清,又来个话口袋,满嘴里说什么:‘怎么是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又什么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放着两个现成的诗人不知道”。湘云忙问:”是哪两个?“宝钗笑说:“呆香菱之心苦,疯湘云之话多。”呵呵呵,你看就这短短的对话,就让我对宝钗的才情和聪慧喜欢得不得了!
她孝敬,其实她和宝玉之间的婚姻,她也是不愿意的。当薛姨妈给她说这门婚事的时候,她低头不语,但因为哥哥在狱中,需要搭救,因为两家之间的感情,她只能默许了,她不想看到哥哥在狱中受苦,也不想让母亲太伤心,所以只能委屈自己,舍小我,为大家,这该是最孝敬懂事的女孩子了。
然而,这样的一个好女子,并没有好结果。心里甚是为她难过,她没有得到爱情,和宝玉结婚之后,宝玉并不喜欢她,嘴里时刻念叨的是黛玉,甚至提出和她分床睡,只为了晚上能梦到黛玉一面。说实话,读到这里,我的心是疼的,一个和自己睡在一张床的男人,却想着另外的一个女人,那这个女人该是何等的痛苦,你的身体尽管在这里,但你的心呢?那一刻,我是真正愤恨了。可是,愤恨又有什么用,封建的礼教,男权的力量,到最后,宝钗不仅同意分床睡,还吩咐丫鬟们在外间照顾好宝玉,最后宝钗又怕宝玉想黛玉犯病,还是主动和他在一起了。当好不容易在一起之后,宝玉似乎有所改变,就这一点,宝钗就是高兴的,至少宝玉有长进了,可是,好景不长,当她怀孕了,宝玉却走了,永远的离开了,去了那个他该去的地方。唉,我真正的是为宝钗名不平,多么好的一个女子,到头来终究是悲哀。年轻轻一个人守寡,这该是何等的凄苦
于是,我开始质疑那句话,‘好人终有好报’,这句话该是多么的苍白。其实,世间,该有多少的这种好女子,善良,知性,懂事,可是,他们因种种原因,家庭的,社会的,情感的,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爱情,想拥有的家庭,可他们依旧要好好的活着,依旧要努力坚强的昂起头来,做个坚强的女子,微笑着面对一切,可是,在她转身那一刻,又有多少的清泪滑落,谁能知,美丽着别人的同时,痛得却是自己的心!
唯有合上书卷,静静的安睡,但愿忘掉吧,那一切哀怨,忘掉吧,那一切凄苦,可能才有最好的明天。
最爱带刺玫瑰花
别人是做不来的,只能做自己。
打开书卷,我却希望自己是探春一样的女子,活得真实,活出自我!
探春美,如玫瑰,“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出场时就给我们了惊艳的一笔。可最惊艳的却是她是一支带刺的玫瑰,“又红又香,无人不爱,只是有刺扎手”。足以说明她不是一个花瓶,仅有其表,而是工诗善书,趣味高雅
探春,惜春,迎春,同属贾府的三千金,迎春太柔弱,惜春太冷清,而我独爱探春,她有胆有识,有德有才,知书达理,敢作敢为,这样的女子才不枉来世间一遭。
首先,她是个很有思想的女子,在众多姊妹玩耍的过程中,她提出了创立诗社,这一主见,不仅让大家有事做,而且能够在玩中学习,也由此衍生出了太多美丽的诗词歌赋,小小年纪能够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该是多么的不容易。
她有才干,在王熙凤生病期间,由她和李纨打理贾府,如此大的一个贾府,由一个没有出阁的女子来管理,大家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结果她果断的先拿吴新登家的开刀,让她下不了台,给其他人以杀鸡给猴看,兴利除弊,最后把一个贾府管理的有条有理。
共 7795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女儿最懂女儿心,女儿最知女儿情。全文中,作者运用自己特有的灵性与优秀的笔触,运用细腻的语言,对《红楼梦》中的几个较有代表的女性人物进行了剖析,是对那些处在那个时代的女性,尤其是在知识家族中女性生活与情感进行了一次深刻地探究,让人们从她们那特有的“花一般”的品性中,认识到封建教育思想与封建礼教制度对她们的摧残与迫害。她们的命运亦是当时社会中处于社会底层中弱势群体的写照,同时,也是对旧的礼教的抨击。《红楼梦》中却有很多的梦,值得人们去探讨与研究,作者从另一个角度,让人们对《红楼梦》的创作美有了一个新认识。感谢作者给广大读者朋友提供出如此秀美的赏析佳作。问候。【:桐疏枝寒】【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5: 4:29 运用 花 品性,探讨人的性格与命运,一篇有新意的赏析佳作,欣赏,问候,遥祝愉快。欢迎朋友继续支持江山赏析栏目。
2楼文友: 08:54:09 与其词穷,不如才尽。我是秦伟伟,想认识你一下,不知可否?理由?红楼结缘可行否? 一聚牛山多少泪,人生何处不忧伤?
楼文友: 20:45:55 好有心得的解读!欣赏,学习!
4楼文友: 11:57:48 相见恨晚呀,我不会回复这个,我是新手,也是笨蛋。为了更加方便你我在文学上的交流,阁下愿意留个扣扣号吗?我的是,不才秦伟伟恭候大驾 一聚牛山多少泪,人生何处不忧伤?
5楼文友:- 0 12:47:25 *^_^*拜读了 点一盏青灯,走进你的孤城,聆听最动人的心声。
回复5楼文友:- 1 1 :29:56 谢谢!
安庆白斑疯医院鼻窦炎症状与治疗
宜昌白癜风
- 上一页:br山西平遥的东昇票号内有个规矩
- 下一页:不含淀粉的主食有哪些调研
-
举重名将晒网课截图:孙颖莎肉脸蛋子好可爱,胡金秋病榻坚持学习
4年末26日晚,中会国排球女子3000米障碍女选手潘双双在社交的平台上发文,...
2024-12-10
-
FASHION 有料 | 6.23 时髦快讯
ABOUT US: 潮流打工头自媒体 回馈潮流资讯Simon动向 高度解读潮流的产品 揭秘潮...
2024-02-05
-
景山观德殿举办刘怀山画展 传递古朴乡土气息
参加展会的刘怀山作人。 潘旭临 以次 中新网北平6翌年28日电 (记者 潘旭临)...
2023-12-30
-
美国“双雄”崛起!波音星际客船事与愿违对接国际空间站,意味着啥?
国际上太空梭的独立自主性每个人都发觉吧,它的确是造就了生命的奇迹,并...
2023-12-10
-
最高5000万元!四川省制造业企业“制惠贷”等你提出申请
最低5000万元!绵阳市份加钢铁工业跨国公司“制惠贷”等你刊发 加钢铁工业...
2023-12-02
-
腌腊肉,放盐比例很重要,教你60年老经验,好吃零添加,1年没用
鱼牛肉甜食,挑茶叶比例很不可忽视,教教你60得病方面,有意思零移除,1年...
202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