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加快各类数控专用磨床制造步伐技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报告要求,到2020年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自主创新一般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价值的过程。那么,我国自主创新现状如何呢?
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达4000万人。其中工程、农业、卫生、科研、教育等五类专业技术人员2198万人,科技活动人员381.5万人,研究开发人员136.5万人,均居世界前列。但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工业(制造业)专业人才严重失衡和不足,工业人才所占比重只有10%。很明显,我国工业方面的自主创新人才数量不足。
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自主创新,就得以企业作为主体,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其出发点是好的,毕竟目前的高校、科研院所在基础和共性技术研究方面优于企业,但研究机构和企业还尚未找到这个利益契合点,产学研结合体系尚待健全,这从以下七个方面可以看出:
一是各方的积极性都不太高。一些企业为了抢占市场,通过进口设备、零部件及合资等形式纷纷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主观上就不重视自主研发。高校则在产业化的大旗下纷纷创办实体,教授们以学养学地忙于找课题跑项目跑经费。由于多以项目合作、临时合作为牵引,而不是要素合作、长期合作,结果是,高校完成了科研计划,企业却得不到想要的结果。高校是如此,研究院所会不会好一些呢?实际情形是,很多研究所已转制为公司,自负盈亏忙于解决生存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原来的研发生产体系虽然相对封闭但比较完整,现在的研发生产体系各方面却变得孤立了。
二是实际创新过程中并没有做到以市场为导向。有的科研成果就是为了出论文、做鉴定、评职称,并非是市场真正所需。
三是一些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科技成果,也未能实质性的产业化。我国每年有3万多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及5万~6万项专利,目前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于40%,专利技术应用率也只有12%。而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70%~80%,世界经济500强企业中的高科技公司更高达90%以上。在我国已产业化的科技成果中,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成果多,而原始创新的少。专利方面,也多是外观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有重大意义的原始性专利少。
四是企业与企业间的协作少。由于共性技术、基础技术、关键技术的资金投入很大,所以研究时间很长、成果转化很慢、失败风险很大,单个企业很难独自完成。因此,企业必须联合起来共同研究,如建技术联盟、技术公共平台、专利池等。
五是产学研体系建设依然存在体制障碍。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习惯于在行业之内、体制之内搞协作,对行业之外的了解少,因此跨行业的产学研联盟少。
六是国家投入方式有待改进。从国家层面来看,以前科技投入有限,又分散到各部门,摊到各具体项目上就成了“下毛毛雨”、“撒胡椒面”,资金严重不足。比这更严重的则是,有限的人力物力被分散使用,造成重复研究、重复建设以及重复购买科研设备,科研水平却并未得到实质性提高。
七是成果激励机制尚待细化。现代科技特别是重大成果需要研究团体的高度协作,因此团体中的个人激励该如何量化、采用什么样的标准量化、发明中的公共技术和专利技术如何界定等,都是亟待明确的问题。
目前,自主创新的研究与开发(R D)投入偏低,自主知识产权缺失。2006年,中国用于R D的经费只占GDP的1.41%,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研究开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56%,大中型企业仅为0.71%。
知识产权方面,有资料显示,我国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其中50%完全靠贴别人的品牌),99.97%的企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在集中体现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外资企业占79.9%,其中外商独资企业的出口超过60%,而中国企业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不到10%。在技术来源方面,中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4%,而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缺失,将危及国家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
创新型国家主要体现在国家发展不是通过要素驱动,而是通过自主创新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和协调发展。其共同特点是:科技进步贡献率约在70%以上,R D占GDP的比例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不超过20%(美国和日本不超过2%),在美国、日本、欧盟这三个国家和地区所取得的专利授权要超过90%。
既然自主创新是国家意志的体现,那么依靠强力部门来驱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而日本、韩国的经济崛起很大程度上就是国家意志的产物。赶超型经济要冒比较大的风险,要比依附型经济付出更大的代价,但这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足的必由之路。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自主创新早已超越技术层面和经济层面,延伸至政治层面和国家层面。
组建大工业部,关键之一是抓住工业生产的全流程,实质在于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体系建设。惟有如此,我们才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打造先进工业和先进科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
report 自主创新与工业发展资讯由中国机床网业界动态频道提供。中国机床网专业提供等方面的资讯,是机床商人获得信息的最佳网络平台。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业界动态频道血糖仪牌子有哪些
宜昌妇科医院咋样
运动损伤肌肉拉伤
请问小便发黄怎么办小儿止咳药哪些不含防腐剂
脉络舒通丸多久一疗程
- 上一页:盛夏的室外骄阳似火技术
- 下一页:水路运输仍是潜力市场技术
-
“天河科普”小程序上线,动动手指便可查询心里的科普基地
“芙蓉学术性”小程序上线,动动手指便可查询偷偷的学术性的基地 文/羊城...
2024-12-27
-
FCC文件阐述苹果神秘的“网络适配器”,运行iOS系统
IT之家 5 月 22 日通告,支持蓝牙或 Wi-Fi 的商品都必须得到 FCC 等监管政府机构...
2024-12-17
-
54岁郑钧好可怕,与小16岁娇妻在机场热吻,剪齐刘海刻意扮嫩
过去的服装辅以领域已经形成了用语的品味,相同的用语有相同的品味标准和...
2024-12-10
-
鞍山机场国际客运航班复航
据中国民航网消息,7年初5日9时46分,随着韩亚航空OZ303世界性航班平稳升空...
2024-11-27
-
深圳要蒸发了?DQ海岸城新店高能来袭,掀起今夏潮cool风暴!
走入DQ在海岸城的新近门超市 流泪满脸问号,这真的不是潮牌超市吗? 润酷...
2024-11-15
-
别人怎么对你,完全是由这4点决定的,难怪你受制于尊重
很多人就有点,为什么别人要对自己横眉冷眼又或者是恭殷勤敬,但是本来不...
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