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得不知道的目前物联网产业发展概况
一 我国物联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日趋完善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物联顶层设计。2012 年8 月确立了物联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相关部门协力推动物联的发展。201 年2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物联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 〕7 号),针对物联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长远发展的需要,从全局性和顶层设计的角度进行了系统考虑,确立了发展目标,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发展思路。同时,国家还成立了由 0 多名专家组成的物联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为物联发展战略、顶层设计、重大政策、重大问题等方面提供咨询,为政府决策和部际联席会议运行提供重要支撑。物联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办公室设立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201 年9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0 多个部门,以物联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的名义印发了顶层设计、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产业支撑、商业模式、安全保障、政府扶持措施、法律法规保障、人才培养十个物联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为后续有计划、有进度、有分工地落实相关工作,切实促进物联健康发展明确了方向目标和具体举措。
二 我国 M2M 用户增长迅速
201 年底,我国M2M 用户数达到5,000 万,相比上一年 ,400 万用户,增长了47%。目前,三大电信运营商开展的M2M 应用主要分布在电力、交通、公共服务、家庭、金融、制造、工业控制和安全监控等领域。中国移动于2012 年9 月在重庆成立了中移物联有限公司,以分公司的方式进行市场化经营。中国电信物联分公司也于2014 年 月份在江苏无锡新区成立。我国已经规划了1064号段共计10 亿个专用号码资源用作M2M。根据GSMA 的统计,我国M2M 用户数全球居首位。到201 年第二季度,中国移动M2M 用户数达到2,7 0 万,成为全球最大的M2M 运营商。
三 我国物联标准化局部取得突破
据中国产业调研发布的《2015年版中国物联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趋势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在物联国际标准化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国内越来越多企业开始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我国已经成为ITU 和ISO 相应物联工作组的主导国之一,并牵头制定了首个国际物联总体标准—《物联概览》。我国相关企业和单位一直深入参与 GPP MTC 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
国内标准研制方面,我国对传感器络、传感器络与通信融合、二维码和RFID、M2M、物联体系架构等共性标准的研制不断深化。物联应用标准推进速度不断加快,在智慧城市、农业信息化、医疗健康监测系统、智能交通、汽车信息化、绿色社区、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电动自行车等领域正进行标准化工作。
四 我国物联产业已形成四大发展集聚区的空间格局
我国已初步形成分别以北京、上海、深圳、重庆为核心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地区四大物联产业集聚区的空间格局,其中珠三角区域以深圳为核心,延续其在传统电子信息领域的研发制造优势,成长为物联产品制造、软件研发和系统集成的重要基地;深圳在物联产业发展方面有雄厚实力,注重技术创新、平台搭建、标准制定、产业集群,以南山区、罗湖区、龙岗区为核心,积极推动深圳市物联在交通、物流、工业、电力、水务、金融、医疗以及社区等领域的应用示范。
五 物联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物联正成为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和重要引擎。随着物联技术产品的不断成熟,物联的潜力和成长性正逐步凸显,应用将加速渗透到生产和生活各个环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潜力将加快释放,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逐步确立;物联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将加剧,并带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1)物联与移动互联融合方向市场潜力空间巨大
移动互联与物联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两大信息通信产业:移动互联主要面向个人消费者市场,侧重于提供大众消费性、全球性的服务;而物联主要侧重于行业性、区域性的服务。当前,移动互联正进入高速普及期,成功的产品和服务模式不断向其它产业领域延伸渗透,而处于起步阶段的物联,也开始融入移动互联元素,移动互联与物联的结合成为物联发展最有市场潜力和创新空间的方向。
移动智能终端集成传感器和新型人机交互等技术支撑融合类应用。目前嵌入到移动智能终端的MEMS 传感器已有几十种,如感知光线反射、压力、触觉、心跳、血压、手势、环境参数、温度、湿度、指纹、运动、情绪、高度的传感器等等,可以为用户提供个人健康管理、运动统计等新型感知应用。同时,终端与感知技术、应用服务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型终端形态,谷歌眼镜、iWatch 智能手表、耐克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通过集成增强现实、语音识别、骨传导等新技术带来全新用户体验和应用服务。此外,以移动智能终端为控制中枢的多屏互动、智能家居等应用也开始起步,例如将安卓作为遥控器控制照明灯、洗碗机、落地灯等家用电器。
物联借鉴移动互联的技术、模式和渠道,开始从行业领域向民生领域渗透,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融合应用正在不断涌现。例如,智慧城市信息化系统开放城市管理数据和能力,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向用户提供公共缴费、气象预警、交通引导等便民服务。目前,应用程序商店中已出现众多智慧城市、智能医疗、环境监测、智能交通等物联应用。智能家居和移动互联的逐步融合,将推动智能家居行业形成“硬件 软件 数据服务”的平台化运营模式。从垂直到水平、从封闭到开放、从私有到标准化,借鉴移动互联的成功经验,物联应用将实现规模化发展。
物移融合将形成更为突出的马太效应。物联与移动互联两大产业通过相互的技术借鉴、模式学习和资源利用,将在终端、络、平台等各个层面进行多种形式的融合,形成马太效应,对整个社会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一是多形态的终端并存,包括、便携设备、PC、服务器、智能电视、游戏机、智能家电等,终端具备全面感知能力,各类可穿戴终端(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全面拓展应用场景;二是络支撑平台将趋于一致,跨行业跨终端的统一支撑平台将推动数据开放,促成应用聚合创新;三是应用服务和内容趋向于个性化,融合应用带来更多移动互联特质的面向个人的应用。
(2)M2M、车联市场最具内生动力,商业化发展更加成熟
市场需求、成本、标准化、技术成熟度、商业模式是影响物联应用规模化推广的主要因素,M2M 和车联市场内生动力强大,相关技术标准日趋成熟,全面推广的各方面条件基本具备,将成为物联应用的率先突破方向。
M2M 继续保持高速增长,4G 技术将逐步成为主流。
面向行业领域和消费领域的资产管理、工业设备管理、电力、交通、金融、公共服务、安全监控等大规模需求为M2M 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预计未来十年内,全球移动运营商每年至少40%以上的新增连接来自于M2M,2020 年通过蜂窝移动通信连接的M2M 终端将达到21 亿个,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5%。到 201 年底,全球采用2G 的M2M 方案占比约64%,采用4G LTE 仅占1%。随着各个行业在物联应用中对数据连接的要求越来越高,4G LTE 占比将不断上升。根据爱立信的预测,到2019 年采用4G LTE的M2M 方案将成为主流。
( )行业应用仍将持续稳步发展,蕴含巨大提升空间
行业应用仍然是物联发展的重要领域。在工业、农业、电力、交通、物流、安防、环保等行业领域,物联应用提升的空间广阔。
在各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均将应用物联等信息通信技术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纳入其中。智能电领域,物联将应用在智能运行、智能控制和智能调度等环节,推动电的效率提升。农业领域应
随着物联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大数据时代的逐步到来,智能化设备将能够承担越来越多的管理职能。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智能。
小孩有口臭是怎么回事宝宝消化不良怎么止吐
治疗小儿积食发热的药物
- 上一页:玉林市副市长李振品带队拜访国机集团
- 下一页:沈阳机床连续四个季度亏损
-
中国人的故事|李海涛:他用一支笔 刻画万里海疆
秋雨天后,小岛波如碧,鹊绝箫如叶卷,浪击岩石似雪涌。犹如白帆,经过秋...
2023-12-30
-
江苏发布关键性提醒!
浙江热尔省成人教育监察院发布新闻了 浙江热尔省2022年普通高考考后警告 一...
2023-12-10
-
Mac电脑中如何另设清空废纸篓时不提示?
在运用于Mac软体的过程中会,当我们移走未成纸篓时,总会弹夹成提示框,可...
2023-12-02
-
素养越低的人,越喜欢说的三句话,赶紧远离不吃亏
大家在与忘了的朋友打交道时,通过对方的却讲方式将,很不易分辨成对方素...
2023-11-20
-
成为“物件人”,有多少身不由己?
近几年常听到“应用软件人”的却说法,寓指就是人在庞大的实用观念机器全...
2023-11-15
-
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靶向疗法策略如何?南京医科大姚宇锋:推荐帕妥珠单抗与曲妥珠单抗双靶向疗法联合化
2020年在世界上最新近癌症负担图表显示,胰腺癌已带进在世界上第一大恶性...
2023-11-14